 |
网站公告 |
|
|
|
|
联系我们 |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 电话:010-57267363 乔先生
手机:13051788566
- 传真:010-57267363
- 邮箱:847343367@qq.com
- QQ:847343367,847343367
|
|
注浆法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新闻频道 时间:2014/11/3 8:24:04 点击:760 |
注浆法是防渗、地基加固的一种处理方法,其在水利防渗方面应用较广泛,
经验也丰富,
但在工民建地基加固中因受场地、
岩土层特性和建筑物特点等因素
的影响,
应用不多,对注浆技术参数和要求除按规范执行外,
应结合经验进行调
整,特别是对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加固上,如无施工经验,处理不当,不但起不到
加固作用,反无加烈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造成二次沉降。
本文通过对玉林
市某住宅楼地基加固为例,
总经我院对注浆法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面的施工
经验,为今后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上采用注浆法加固提供一些借鉴。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位于玉林市二环南路西侧,
该处原为丘陵小山包,
共建设住宅楼
两栋,每栋三个单元,高
6
层半,底层为车库。该小区于
2005
年开工,
2007
年
封顶。刚封顶,其中外侧一栋中间单元楼房从一楼至
6
楼墙体出现了
45
度角的
不同程度的拉裂,底层楼梯梁出现了小裂缝。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
场地地层在
15
米范围内土层从上到下分别为:
杂填土、
可塑粉质黏土、软塑黏土、粉砂岩风化残积土,其中:①杂填土,分布于整个场
地,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块、粘性土,层厚
1.5
~
2.50m
左右;②粉质黏土,
可塑,
分布于整个场地,
层厚
1
~
6.00m
左右;
③软塑黏土,
局部分布,
层厚
1.5
~
3.00m
左右;④粉砂岩风化残积土,分布于整个场地,较厚,为稳定下卧层。
根据勘察资料,结合建筑基槽开挖情况分析,基础是落在②可塑粉质黏土
上
,
建筑物拉裂主要是施工时对软弱下卧层③软塑黏土未进行加固处理,而引起
不均匀沉降造成。
2
注浆加固方案制订
针对上述情况,
经多方研究,
决定采用注浆法对软弱下卧层③软塑黏土进行
加固处理。
考虑到局部①杂填土较厚、基础持力层②粉质黏土较薄,建筑物内空
间小等特点,为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限制好注浆范围,控制浆液的流失,首先
需在建筑物基础外采用注浆手段形成帷幕,
然后在建筑物外布设不同倾角的注浆
孔对基础下地基注浆,
为防止建筑物造成较大的附加沉降,
所有注浆孔成孔过程
中均要求于钻。
为取得科学的注浆参数,
在实施帷幕注浆期间注意掌握地层情况,
取得第
2
层、第
3
层土的准确厚度,获取注浆压力、注浆量及其注浆影响范围。
(
1
)注浆孔布设
帷幕注浆孔采用垂直孔,孔径
Ф
75mm
,沿建筑物四周布设,
其间距取注浆影
响宽度,经试验注浆孔间距为
2.00m
。由于底层空间较小,楼基加固注浆时设备
不能入楼内注浆,注浆孔不能钻垂直孔,因此注浆孔布设在建筑物外两侧,
孔距
1m
,排距
2
m
,注浆孔孔径由
Ф
75mm
,采用不同倾斜度的注浆孔对楼基进行加固
处理。注浆孔深度以穿透③软塑黏土到达粉砂岩风化残积土不宜超过
1.00m
。
(
2
)注浆材料
该工程采用水泥浆作为注浆材料,水灰比为
0.5
~
0.6
。为加快注浆液的凝
固,避免凝固时间过长造成二次沉降,在水泥浆液中掺入
5
%~
10
%水玻璃。
(
3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均由现场试验注浆确定。
在施工帷幕注浆时,
注浆压力宜
采用
0.5
~
1.0MPa(
稳定压力
)
,每米注浆量根据公式:
v=
π
.r
2
.h.n
计算得:
v=1.67m
3
其中:
r
为渗透半径,取
r=1
;
h
为注浆处理厚度,取
h=1
;
n
为可灌注孔隙
率,根据现场情况取较大值
n=0.5
。
为确保帷幕注浆效果,根据试验孔注浆情况,控制注浆量每米注浆量不少
于
2m
3
。注浆时以注浆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
注浆压力为参考指标。
在地基加固注浆时,
考虑楼基底部四周已形成帷幕,因此,
根据试验孔注浆
情况,对楼基加固处理时,
以注浆压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对于注浆量可作为参考
指标,要求注浆压力不宜小于
1.0MPa
,终止压力不宜小于
1.5MPa
,以达到劈裂
注浆效果,注浆量一般为
1.0
~
2 m
3
·m
-1
。
3.
注浆施工
(
1
)使用设备:
XY-100
钻机、
HB-50
/
15-C
注浆泵、
1
寸镀锌花管、
2.5MPa
隔膜压力表、
0.5m
3
搅拌筒。
(
2
)
施工工序:钻导孔→下花管→封孔→注浆→拔管。
所有钻导孔必须采用
干钻成孔;
(
3
)
注浆顺序:先施工帷幕孔后施工楼基加固孔,
先灌注上段杂填土后灌注
软弱下卧层软塑黏土,隔孔跳注,逐渐加密,由外向里先沉降大的地段,后沉降
小的地段的顺序进行。
(
4
)施工控制:灌浆施工按灌浆量和灌浆压力两个指标控制。
帷幕注浆时,以注浆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
注浆压力为参考指标。
,控制注浆
量每米注浆量不少于
2m
3
。
在地基加固注浆时,
以注浆压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对于注浆量可作为参考指
标,要求注浆压力不宜小于
1.0MPa
,终止压力不宜小于
1.5MPa
,以达到劈裂注
浆效果,注浆量一般为
1.0
~
2 m
3
·m
-1
。
灌浆过程注意控制注浆量,
防止扩散距离过远,灌浆量过多,浆液沉淀析水
浸泡地基产生附加沉降,
为此每个孔可分
2
到
3
次灌浆;第二序次加密孔,
以渗
透性灌浆过渡到劈裂灌浆的方式。同时应注意地面冒浆情况,当出现地面冒浆,
而注浆压力或注浆量未达到要求时,
应根据冒浆量进行调整注浆顺序:
当冒浆量
较小时,应暂停注浆,
30
分钟至
1
小时后再继续进行注浆;当冒浆量较大时,
应先先移孔施工别的注浆孔后,再倒回进行二次、三次注浆,这样反复进行,直
到注浆量及压力达到预定要求为止。
2007
年
5
月开始进行试验注浆,同时实施帷幕注浆,至
2007
年
7
月完成全
部注浆工作。
4
注浆效果
采用钻孔取样、原位测试和沉降观测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
①为了控制注浆质量,
施工前、
施工期间布设了
8
个观测点进行动态观测灌
浆过程、
灌浆后加固部位楼房地基的沉降情况,
目的及时掌握施工期间建筑物沉
降情况,
为注浆施工提供安全依据;
施工结束后
1
年时间内,
继续进行沉降观测。
经观测,最大附加沉降为
0.5mm
;施工后,原沉降部分基础基本恢复回原标
高,差
0.3
mm
。观测
7
次中,沉降速率已经明显降低,最大速率为
0.03mm
·
d
-1
,
最后三次的沉降速率仅为
0.007mm
·
d
-1
,
根据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
(JGJ
/
T8-97)
有关规定,认为已经沉降稳定,达到注浆预定效果
②灌浆施工结束,在沉降较大地段,钻孔取样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杂填
土的密实度增强,
有大小不一的水泥结石充填其中,
软弱黏上层有水平层状水泥
结石,厚约
2-4cm
,灌浆前呈软塑状态变成半干硬状态;标准贯入试验
N
由原来
的
2
至
3
击变为
6
至
8
击,
说明软弱下卧层软塑黏土的强度已得到大大加强,
达
到了预期加固目的。
5
施工总结
采用灌浆法加固有建筑物地基,
要根据地层情况和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对灌浆
量、
灌浆压力和灌浆速率加以控制,
防止矫枉过正,
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或抬升,
影响建筑结构的受力,
因些灌浆过程中通过钻孔检验,
沉降观测等手段进行信息
化施工的十分必要的
|
〖 关闭本页 〗 |
 |
|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鹏程泰华建筑有限公司,北京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 联系电话:010-57267363 手机13051788566
北京加固公司,北京地基加固公司,北京裂缝修补加固,北京基坑支护,北京粘钢结构,北京碳纤维加固,北京基础注浆加固,北京房屋抗震加固施工,北京拖梁拔柱加固,北京山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