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边坡支护变形监测方案 | |||||||||
来源:本站原创 新闻频道 时间:2016/6/15 8:34:47 点击:790 | ||||||||||
边坡支护变形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由于地质勘察所获得的数据还很难准确代表岩土层的全面情况,边坡工程设计理论和依据还不够完善,对岩土层和支护结构本身所作的本构模型、计算假定以及参数选用等与实际状况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近似性和相对误差,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经常发生动态变化,诸如地面堆载突变、超挖等偶然因素的发生,使得结构荷载作用时间和影响范围难以预料,出现施工工况与设计工况不一致的情况。边坡在开挖及维护期间,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
边坡工程进行现场监测的目的主要为: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为边坡周边环境中的建筑、各种设施的保护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监测内容
根据边坡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水文质条件、边坡安全等级、周边环境条件及《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规程规范,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按一级边坡进行监测,应监测至竣工后两年,监测内容主要为:
(1)边坡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2)坡后地表裂缝监测;
(3)坡面地下水出露监测;
监测点的布设
1、边坡顶、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坡顶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可共用:沿坡顶每隔20m布置一个监测点,监测点距坡顶边线约0.3m(可置于顶梁上,用铆钉枪射入铝钉以便观测),另应在周边建(构)筑物上布设监测点,可埋设1Φ16 L=150mm的HRB335普通螺纹钢,埋设完钢筋后须灌入M15强度的水泥浆加固短筋根部,(监测点平面位置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工作基点埋深深度不小于500px,且应布设于边坡侧壁的延长线上。
2、坡后地表裂缝监测、坡面地下水出露监测
通过定员定期巡视、记录。
3、变形允许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精度等级
根据《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规程规范及本边坡的具体情况,将边坡位移变形的允许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精度等级等建议于下表:
注:1.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边坡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2.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边坡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边坡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边坡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5、注意事项
①本边坡为永久性边坡,监测时间为竣工后两年。
②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应对坡顶的侧向位移进行监测,当位移与当时的坡高之比超过5‰数值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
③发生异常情况或在24小时内其位移值超过8mm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开挖。
④大面积开挖或上部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加大深层水平位移及锚索轴向应力监测频率。
北京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乔先生
电话;010-57267363 010-88683990
手机;130517885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
网址:http://www.bjjgw.cn/
|
||||||||||
〖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