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钢结构:安全责任大于天 | |||||||||
来源:本站原创 新闻频道 时间:2014/8/24 15:29:11 点击:776 |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一赛马场发生的钢结构罩棚塌落事故,再次敲响了钢结构安全的警钟。 钢结构建筑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结构。不难想象,钢结构在新建和改造建筑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钢结构建筑领域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却给这一朝阳产业带来了阴影。我国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安全现状如何?这一安全现状对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围绕这些问题,中国钢结构网主编刘冬梅近日采访了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禄如。 刘冬梅:近年来,在钢结构建设领域,安全事故时常发生。这些安全事故对钢结构这个新兴的产业是否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 陈禄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大批钢结构耸立在华夏大地,成为不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钢结构安全事故。在这些安全事故中,程度较轻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钢材不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出现裂缝、支架稳定性不足等。程度较重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网架球有深度裂缝,致使网架不能使用;大梁腹板开裂、支撑不能拆除,影响了钢结构的继续使用;起吊设备倾倒在地,设备受损,人员被伤;钢结构整体被破坏乃至倒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由于钢结构焊接施工安全措施不当而引起的大火损失更加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上述安全事故的确给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已引起国家和建设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并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9年年底发布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对岩土工程,模架工程,吊装及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4类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审查和专家论证作了详细规定。 刘冬梅:影响钢结构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是技术问题、施工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陈禄如:影响钢结构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技术问题、施工问题,也有管理问题。对每起钢结构安全事故,应做详细调研,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内因和外因)并制定出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从事故的外部原因看,一是工期太短,施工行为违反了建筑工程的客观规律,如钢结构焊缝完工不到几小时就受力起吊。二是造价不合理,费用太低,给安全施工留下很大的隐患。三是政府和监理单位监管不力。 从事故的内部原因看,一是施工企业领导对施工的安全性重视不够,在安全、施工进度和成本发生矛盾时,往往没有把安全管理措施放在重要地位。二是管理不够严格,施工安全措施没有到位。有些管理仅停留在纸上、墙上。三是安全培训和教育没有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人。 刘冬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防范和遏制钢结构安全事故? 陈禄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防范: 一是施工企业和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已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二是设计单位要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交流,要详细介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时要注意周边环境对安全问题的影响,并对施工和设计方案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必要的复核和计算,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应建立专门的程序并采取保证措施。对施工安全方案,专家及上级领导应有“一票否决权”。 四是加强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控制。首先要重视钢材的采购工作。钢材费用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因为钢材出现问题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实例很多,经济损失也很严重。钢材的各项性能指标、验收标准等资料要齐全,质量状况要弄清楚。其次是加强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查。要根据工程钢结构的特点和难点,结合施工现场条件、企业的能力和经验,编制出既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又便于操作的方案。尤其在钢材的选用、制作加工、焊接、吊装、卸载、检测验收、安全管理等方面,要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最后,要编制出施工的具体操作要领(包含技术要领和安全措施),将任务落实到班组和每个岗位。 刘冬梅:如何避免钢结构安全事故发生? 陈禄如:一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协助企业认真总结钢结构事故的经验教训,因为这些经验是用鲜血换来的。应该从管理、技术和施工方面全面总结,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应该认真分析、处理,并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二是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工人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按照建设文件规范施工。工人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三是企业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从施工方案到设备检查、地基加固,都要有专人进行跟踪,并严格按照施工、起重、焊接、检验等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四是完善钢结构施工的各项政策法规。如对重大工程和小型工程应该区别对待,政策方面应更加细化。监理单位如何更全面地对钢结构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和监督,也要引起重视。五是强化各行业协会和专家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规范和引导市场秩序、引导企业建立自律机制、开拓钢结构市场、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要做很多工作。 刘冬梅:请您谈谈钢结构行业未来的走势? 陈禄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投资了一大批工程项目,而且我国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建设步伐最终将带动建筑业发展,建筑钢材的需求量一定会增加。不仅交通能源、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将大量采用钢结构,钢结构住宅建筑也将成为我国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政府对钢结构行业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推广采用。发展钢结构符合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及推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以预测,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钢结构行业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不仅是钢结构大国,也一定能成为钢结构强国。 □刘冬梅 |
||||||||||
〖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