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及方式
工业建筑及其地下管线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都要进行深基坑的开挖,一些面积小和深度浅的基坑可以直接放坡开挖。但随着基坑的开挖面积和深度的增大,就需要采用支护技术了。近几年,尽管在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实际中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具体的探讨在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的施工特点及其施工方式。
一、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特点
在工业建筑密度大的区域进行深基坑施工,受周围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首先必须了解相关的施工条件与特征,然后再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在实际中,复杂环境下进行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有:
①施工难度大。基坑开挖后,基坑距离原有建筑物和交通道路太近,并且受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土质情况的影响,一些基坑在土方开挖和基础设施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边坡塌方,原有建筑物和道路开裂、沉降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产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根据需要,要采用一定的支护设备和方案。
②工期长,费用大。一般的深基坑作业有严格的工程进度管理,作业时间严格受控,并且作业空间狭窄、性质恶劣,日施工计划和进度很难组织实施,施工效率难以保证,造成工期较长,由此带来的成本也是成倍的增长。
③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深基坑工程中的挖方量大,土体中原有天然应力的释放也大,使基坑周围环境的不均匀沉降加大,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出现不利的拉应力,地下管线的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等,这些因素导致在复杂环境下的深坑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④施工方法限制较大。受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常用的施工机械往往不能进场,一些常用的施工方法都会受到条件限制,而且会增加施工费用,延长工期。
二、深基坑施工方式
采用某工程为例,结合实际来说明深基坑的施工方式。
1、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本工程结构为地下一层,基础开挖深度为3.8m。根据设计图纸、答疑文件提供的场地标高资料,汇同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南、北和东侧场地较开阔,此三面采用直接土方放坡开挖,西侧临道路,拟采用放坡卸载加10m钢板桩支护的方法。降水采用场区内大面积降水方式,降水井深度为8-9(用于电梯井处)米,采用600圆井下无砂管,现场共设置降水井23口。
(1)基坑支护
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东侧、南侧和北侧三面进行放坡开挖,比例为1:1,不用进行基坑支护。②现场西侧为道路,原有围墙距拟建建筑物为5.6m,该侧采用开挖放坡辅以钢板桩支撑的方法。③钢板桩300宽,单根10m长,距拟建建筑物西侧外檐外反2m平行布置。④先将钢板桩位置通线放好,在通线上进行土方开挖,挖成1m*1m的长沟,压桩桩顶标高在-3m。⑤钢板桩每间隔400mm布置一根,压桩时做到与压桩标高一致,并且在同一条线上。⑥在钢板桩顶部的中肋圆孔内,传入48钢管,将每个钢板桩进行纵向连接,保证整体性。⑦开挖后,西侧基坑边缘与原有围墙只有3m距离,严禁在其上面走车、走人、堆载、从事加工等工作。⑧现场准备钢板桩,放坡部位如有异常,会造成薄弱部位挤压钢板桩;钢板桩支撑部位如有异常情况,可在钢板桩外侧进行土方卸载。
|